花  

自從陳進興案件發生後,精神醫學界也開始討論起人格違常的議題,也因為一般人不是了解的很清楚,某

 

些類型的人格違常也常常被誤用。人格違常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疾患,對社會所造成的困擾也大,但由於大

 

部分的人格違常者並不覺得有什麼不對勁,所以求診意願薄弱,甚至抗拒,而其行為卻持續帶給它人困

 

擾.

 

     

 

由於「人格」這個名詞有很多涵義,不同的人格理論對人格的定義也不相同,在說明人格違常時,且用

 

『一個人外在行為或處事的整體傾向,或其獨特的性向、態度、習性的整體表現』來定義人格,以便了

 

解。通常人的個性可以隨著環境的不同而有彈性的變化與因應,但是人格違常的個案,缺乏彈性、適應困

 

難,並且引起人際關係或職業功能顯著的障礙、或主觀的痛苦,美國精神醫學會對人格違常的一般診斷標

 

準為:

 

 

1.一個人的內在經驗與行為模式與文化背景所預期的甚遠,在認知、情感、 人際關係、衝動控制尚有明

 

顯的適應不良。

 

 

2.此模式存在於廣泛的個人或社會情境中。

 

 

3.此模式造成內心的重大痛苦,或損害社會、職業等功能。

 

 

4.此模式相當穩定且為時甚長,甚至可以追溯到,青春期。

 

 

承上所言,所有的人格違常,在人際關係上幾乎都有問題,並且有一些共

 

 

同的特徵:

 

 

1.缺乏彈性,對壓力適應不良。

 

 

2.工作能力及人際關係上所產生的障礙往往比精神官能症者嚴重。

 

 

3.遭遇某些狀況總是會出現人格異常的反應。

 

 

4.推卸責任給他人。

 

  

 

  人格違常的個案很少自認有治療的必要,也難以體會自己給他人所帶來的困擾,由於人格違常的診斷

 

通常需要較長時間的觀察,其症狀也容易和其他精神病產生混淆,因此在診斷上第一步需要有內科及神經

 

學上的檢查,因為有些中樞神經系統的損傷,其臨床症狀跟人格違常的相似,因此必須先排除這種可能。

 

接下來要有家人、朋友、同事等的可靠資料做參考。最後要經由專業上的評估來鑑別是初期精神病症狀表

 

現、或只是偶發的行為失當,就人格違常而言,其不當行為是反覆不斷發生的。

 

 


  人格特質是一個人在與環境互動過程當中,對環境所表現出之持久穩定的想法與行為,而這些特徵顯

 

現在廣泛的不同的社會情境或人際互動中。當一個人的人格特質表現得過於僵化、不適應,而造成顯著的

 

功能障礙或是此人主觀的不舒服時,便形成人格違常的現象。具人格違常的人,他的內在主觀經驗與行為

 

模式,持久的違反他生活中的社會文化的期許,所以他人有時往往可以發現此人有異常的行為表現,但是

 

其嚴重度還不到疾病的程度,故過去學者多認為人格違常是介於正常人與精神疾患之間的一種狀態。

 

 

 以台灣目前使用的精神疾病診斷準則 (DSM - IV)來看,人格違常可以分成三大類,共十種人格違常疾

 

患。

 

 

第一類人格違常疾患表現出古怪的行為,如,疑神疑鬼的妄想性人格違常、離群索居的類分裂性人格違

 

常、思考古怪的,精神分裂性人格違常等。

 

 

第二類人格違常疾患表現出戲劇性、情緒化及反覆無常的行為,如,為非作歹的反社會人格違常、情緒激

 

烈的邊緣型人格違常、戲劇性的歇斯底里型人格違常與自大誇張的自戀型人格違常等。

 

 

第三類人格違常疾患則表現出焦慮或害怕的情緒,如,自卑退縮的逃避型人格違常、楚楚可憐的依賴型人

 

格違常、完美主義的強迫思想與強迫行為人格違常等。

  

 

其中反社會人格違常的人常常做出傷害他人、違反規定或法律的行為而較受到一般大眾注意。電影「致命

 

吸引力」中的女主角則是有邊緣性人格違常傾向的人,不穩定的情緒以及不穩定的人際關係則是這種人格

 

違常疾患的特色。

  

 

 關於人格違常的成因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反社會人格違常上,目前認為遺傳、中樞神經系統的異常、家庭

 

教養幼兒過程的問題(缺乏親情、成人不當示範等)以及學習歷程的異常(對一般人會有反應的刺激不敏

 

感)是主要原因。

  

 

人格違常的治療上,治療者使用相當多的認知與行為治療法,客體關係理論則是對邊緣性人格違常的治療

 

有幫助。

 

引用自奇摩子

arrow
arrow

    歪婦w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