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身心科的門診中,這應該是我常常被病人追問的FAQ(常被提起的問題),由此可見即使是在教育程度

 

最高的台北市,很多人還是對於精神科的看診內容不是很清楚,更不用說有哪些症狀可以尋求醫師的幫

 

忙。
 

 

我稍微簡介一下,所謂的精神科"醫師",望文生義他就是由醫學系畢業再經過三到四年的住院醫師訓練由

 

衛生署認可的精神科專科醫師。你也可以說他是身心科醫師,因為身心症狀一直精神科訓練中重要的一

 

環,這個名詞比較著重於身體與心靈的關聯性,而他的醫學基礎是以神經心理內分泌為主軸,並非單純

 

的只是一些形而上的哲學思考。而"心理醫師"同樣的她跟前段文章的定義相同,她還是一位"醫師",只是

 

重點放在"心理',這是因為精神科醫師的訓練過程中,不是只有著重於生物醫學的層級,還必須學習心理

 

學包括常見的古典精神動力分析,認知行為治療等等,並且加入社會學的角度去思考,這個名詞較注重

 

的是心理社會層面的思考。
 

 

那最後你或許會問,那什麼是心理師?為何要有心理師法?他們跟精神科醫師或是心理醫師有何不同?所謂

 

的心理師現在依據心理師法必須是心理學相關科系畢業,經過考試合格以及一定時數督導之後才能執

 

業,治療上則以心理治療為主,不能執行藥物治療。另外社工師也因為經過嚴密的訓練,未來他們在法

 

律以及理論上也都能實施心理諮商治療。

 

 

所以呢,一位精神科醫師他必須要兼具有醫學背景,之後加上神經科學以及心理學和社會學的專科訓

 

練,才能成為專科醫師。所以這衍生下一個問題,如果是這樣,那病人是要吃藥好呢?還是用心理治療好

 

呢? 我真的覺得這個問題是大哉問,可以說好幾個小時,但是我儘量從一個客觀的角度來回答這個問

 

題,目前精神科的主流典範一直是所謂的"生物心理社會"並重,而不特別偏向其中一方,就好比你如果問

 

癌症的形成是基因遺傳的因素還是環境污染的毒素,醫師會跟你說都有關係是一樣的道理。舉例來說,

 

憂鬱症該心理治療好還是藥物治療好,如果有人跟你說藥物治療有其功效,這其實也是對的,但是藥物

 

治療不能改變你的思考認知與行為;相反的,如果有治療師宣稱心理治療例如催眠,婚姻治療等等是萬

 

靈丹,那他不是太過於誇大就是遊走於醫學倫理邊緣,曾經美國就有心理師因為未將憂鬱症病人轉介給

 

精神科醫師,病人於心理治療一兩年後,求助精神科醫師,吃了抗憂鬱劑後很快的他的憂鬱症就好轉

 

了,因此他告那位未能及時幫他轉介的心理師。因此我國的心理師法也規定,如果心理師發現病人有精

 

神疾病,並須轉介給精神科醫師,而不是一味的實施心理治療。 

 

 
然而我要強調這並不表示心理治療或是藥物治療誰勝誰敗,或是孰優孰劣,重點在於如果能同時在生理

 

心理與社會層面來照顧一個人是目前最為完善的精神科中心典範。
 

 

結論是有些精神科疾病,是非常生物體質決定的,例如躁鬱症,失智症以及強迫症,治療上絕對是藥物

 

優先;然而很多其他疾病卻是生物與心理社會層面都有而且錯綜複雜的,例如失眠,憂鬱症,恐慌症,

 

暴食厭食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等等。因此我由衷的建議如果精神身心方面困擾的人,先由精神科醫師

 

那邊尋求一個正確的診斷,治療上則必須好好的與你的”精神身心心理”醫師一起討論,看是單純以藥

 

物治療為主,配合簡單的門診心理治療為輔,還是必須長期的進行心理治療。相信你一定可以找到一位

 

適合你的醫師。
 

 


而身為一位醫師,我們也有其義務告知病人最好的醫療治療策略與選擇,一起討論決定,而不是一味的

 

迎合病人的喜好,忽略最根本的醫學與心理學,或是因為自己的喜惡而來延誤治療的最佳時機與策略。
 

copy from...http://www.hwc.com.tw/service/index.php?parent_id=44

 

arrow
arrow

    歪婦w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