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不多,決定先拍電影「艋舺」中老大的家中擺設.
日本藝妓娃娃的擺設並非垂手可得,大都是去日本友人送的.
櫃子的菱形花紋應是當時流行的設計.
這是二樓,有沒有做房間用途,我查不到資料,但確定的是分離式冷氣機是現代的設備.
在當時算是非常高級的吧台,一般住家不會有此設備(現在的住所都很少有吧台了,更不用說當時)
吧台後擺的是來自國內國外的高貴名酒,有沒有看到那些貼花玻璃杯.
以前勝家除了生產縫紉機外,還生產音嚮喇叭.
黑社會老大少不了龍虎壁畫,那糖果盒和大理石椅,哈士笨家還在使用,當然有些細微之處沒有照片中的
精緻;那可拉的鐵柵欄也是當時產物,老大呢.....一定要拜關老爺的!
此龍船材質在當時不是象牙,就是貝殼或瓷品材質.
當然跟現代相差無幾,各位看官們看得出跟現在牌桌有何不同?
充滿古味的壁燈
這是三色牌吧?!
上有小立牌提醒:請勿移動!
男主角們的戲服,後為祖先神明桌;一般是為下列介紹的格局,但它除了二進外,還擴充到左右兩室
室內格局
歷史街區內的室內格局大約有兩種,一種進深較長,屬典型長條型店屋,「二進一過水」形式,
第一進多作為店面或客廳,天井為廚房及廁所,第二進才是住家;另一種進深較短,只有一進,
並無天井設置,留出客廳空間後,再以木隔板隔出兩個臥室,廁所、廚房則置室內後側。部份室
內的木隔間在上方有雕花圖案,不但可作為室內通風口,也增加視覺美感。
雕花縷空的氣窗,黑社會常掛在嘴上少不了「忠義」兩個字.
那時富貴人家一般都貼壁紙,這像是木雕牆花
此處應為天井,也有不少人家將之作為庭園,有流水石雕造景,受日本文化的影嚮不小.
這為庭園裡左側.
這應是後來搭的天井玻璃屋頂.
這為庭園右側,閒暇時賞鳥下棋生活蠻愜意的....
男人就非養那麼多隻鳥嗎?!
這是啥?!忘了因這是臭酸的照片之一.
這地磚可當室內地磚,好像有綠色的......
舊時紅磚道.
沒了(現在巴度夭),當時時間不夠,也下起毛毛雨了,剝皮寮的介紹暫時到此為止,bye~
想去仔細參觀的朋友,可先至台北市鄉土教育中心來洽詢相關資料.
中心聯絡電話:886-2-2336-1704 / 傳真號碼:886-2-2336-1720 /
地址:10852 台北市萬華區廣州街101號